在波罗的海沿岸,立陶宛也曾有过辉煌。如今这个小国不甘被历史的大潮淹没,时常寻求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,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,立陶宛是其所谓的强硬“邦交”。
然而,在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外交拉锯战中,这一策略看上去有些失算了,不仅给自己的经济贸易带来了麻烦,还引起了一连串令人头疼的外交问题,对国内伤害很大。
而在近日,《南华早报》撰文称,立陶宛目前想和中方和解,但有意思的是,立陶宛方面希望由中方“先和解”,对立陶宛做出改变,来使中、立关系回到正轨。这意味着,立陶宛在把中方当“舔狗”,一副我国内经济虽然影响巨大,但是你别管我态度会不会变化,但是你要先低头。完全不讲任何道理。
让我们先从地缘政治的“豪赌”谈起。立陶宛本就是个面积不大的国家,曾在16到17世纪与波兰短暂辉煌,但辉煌并没有延续太久。如今,这个国家的名字更多与足球和反俄、反华政策联系在一起。二战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使立陶宛对俄罗斯心存芥蒂,而与中国的龃龉似乎则是因为对国际局势的一次误判。
立陶宛以强硬姿态退出现已冷却的“17+1”合作机制,还试图在台湾地区设立“代表处”。然而,这种方式揭开了它与中国关系的盖子,也为自己招来了不小的麻烦。面对这样的局势,立陶宛原本指望美国会支持他们,但正如你我所见,美国并未为立陶宛的困境提供实质性的帮助,欧盟也只是口头上表示支持。
当前,立陶宛的新政府一再向中国传递和解信号,甚至在总理帕卢茨卡斯的领导下,尝试恢复全面外交关系。但就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,复杂的国际关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。立陶宛的内部矛盾、反华派的阻挠,都让这个自称“大国”的小国不得不面对现实。
值得一提的是,立陶宛的政客们似乎对历史抱有一种迷之自信。上任以来,新总统瑙塞达多次示好,希望能修复与中国的关系,但显然他还没能突破国内一些顽固力量的包围圈。这就像是一个充满野心但力有未逮的骑士,手握剑柄却无法出鞘,因为敌人不止在对面,更潜伏于他的身后。
除了国内政治的拖累,立陶宛在国际事务中也表现得有些随波逐流。俄乌冲突的持续,与其相比,他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更显得左右摇摆。寄希望于中国改变的立陶宛,难道真的准备好了吗?还是希望中国主动上前友好相拥?
这里的问题在于,立陶宛的外交政策如同其历史一般,充满了盲目与追悔。它期待中国率先伸出橄榄枝,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:没有一个大国会在双方利益不对等的情况下轻易向小国低头。立陶宛如果继续在这种悬空中等待,只会让自己更加尴尬。
从中国的视角来看,立陶宛的问题并不是非解决不可的急事。对中方而言,离开立陶宛似乎影响甚微。而立陶宛的出口贸易陷入困境,却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情。这里,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不对称的博弈:中国能承受损失,但立陶宛不能。
倘若立陶宛真心希望与中国重修旧好,那么其诚意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现。取消台湾“代表处”只是第一步,而不是最终目标。然而,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动作,反而是一再的拖延和让步幻想。
如果说立陶宛的外交政策是一局棋,那么这盘棋正在进入一个死局。立陶宛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,问问自己:是继续依赖美国这边的“虚幻支持”,还是务实地面对与中国的关系?
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,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孤立中进步。当立陶宛在下一次选举中迎来新的一届政府,它又将如何调整国策,在大国之间找到平衡点,或许仍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看点之一。
最后,立陶宛若能真正认识到“单打独斗”在国际社会中的局限性,或许它还有机会从错误的路上回头。不然,就只能永远望着别国的繁荣徒生羡慕。无论如何,历史不会因为谁而停下脚步,但愿这个曾经的“山巅国”能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子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